- Mar 03 Fri 2023 16:00
【宇恒特別報】宇恒週報六週年回顧與因應法典改版後之轉型特刊
- Feb 24 Fri 2023 12:00
【宇恒週報】法院連公司怎麼打員工考績都能管?-實務判決如何審查員工績效考核合法性
員工績效考核的結果可能會連結到員工之獎金如何發放、升遷、甚至與員工工作能力是否能夠勝任其職位等勞動契約存續相關議題。然而自從實務判決開始廣泛討論績效輔導改善程序(PIP)之後,眾人的目光往往集中在考量公司是否應接受此新興的制度以及應如何進行規劃,但卻往往忽略在進入績效輔導改善程序之前,公司對員工進行之績效考核,就舉證員工的工作能力而言是更基礎且不可忽視的部分。
另外,實務上也出現個案中員工因對於依照績效考核等第發放之獎金數額不滿,起訴請求確認考績無效之案例,法院亦確實實質審查公司的績效考核評等本身是否合法有效,以致於在實務上績效考核面臨的爭議將逐漸增加。本期週報將就法院判決在哪些條件與範圍內可以審查公司如何進行績效考核,以及法院審酌績效考核合法性時會考量那些要素,以實務案例為說明。
- Feb 17 Fri 2023 13:00
【宇恒週報】勞工有請假事由但未遵守請假程序時,雇主得否以無故曠職為由解僱?
一、摘要
當員工未事先請假、未檢附證明文件就直接不出勤上班,但員工實際上可能真的有生病等請假原因時,雇主能否以勞工無正當理由繼續曠職三日為由解僱,誠屬困難的問題。此類案例,實務上甚為常見。為此,本文整理分析法院相關判決,彙整肯定說、否定說及折衷說三種見解,就勞資雙方面臨相關爭議時,提醒所應注意的風險、應有觀念及建議。
- Feb 10 Fri 2023 12:00
【宇恒週報】雇主對職災勞工終止契約爭議與注意事項
人資人員的日常雖有許多問題需要處理,而其中恐怕以「資遣」與「職業災害」最為棘手,其棘手原因不外乎法律對於上開二事件的規範繁雜,且對於勞工都有明文保護規範,故單純面對「資遣」與「職業災害」問題,人資夥伴就可能需要花費相當時間、焦頭爛額,然而倘若「資遣」與「職業災害」二議題合併,又會蹦出甚麼新滋味呢?
一、職災勞工若仍需定期複診、復健,是否就持續屬於「醫療期間」?
- Feb 03 Fri 2023 16:00
【宇恒週報】白話勞動法 休與假篇—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彈性放假」與「補班」注意事項
關於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下稱機關行事曆)出勤,宇恒週報於第124期(http://bit.ly/2N5ncgg)介紹八週變形工時制度時,已一併初步提及。然而因為112年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公布後,發現有多達6次的「彈性放假」與「補班」;又經過媒體報導後,關於「補班」的問題也大幅增加。本期白話勞動法將進一步聊聊依政府行政機關辦公日曆表「彈性放假」與「補班」的注意事項。
一、資格與程序
- Jan 13 Fri 2023 16:00
【宇恒週報】集體勞動法專章(十一)─「集體休假」與「集體請假」相同嗎?違反誠信原則嗎?
有關「集體休假」是否屬於「爭議行為」乙節,我國學者過去多肯認其屬於「爭議行為」,蓋其行為本質仍係勞工團結且有計畫性地,透過集體休假之方式影響雇主營運,然而實務判決則認,於合乎契約與法令之前提條件下,個人行使請假之權利係由法律所賦予,尚難認該行為為集體活動或工會發動,即會有性質上之改變甚至構成違法。
壹、「依法休假」之適法性,已獲得實務判決與裁決會肯認
- Jan 06 Fri 2023 16:58
【宇恒週報】2023年度連續假期屬性圖表分析
每到連續假期,總會有夥伴為了「如何計算加班費」問起連續假期的各日屬性。而今年度(2023年)除了有長達10天的春節連續假期外,也有特別多的彈性放假,宇恒週報仍將為夥伴們釐清各連續假期屬性,以利計薪作業。
【關鍵概念複習】
- Dec 30 Fri 2022 16:00
【宇恒週報】勞動檢查項目大集結:彙整勞動基準法之常見違法事項暨宇恒到府勞檢專案!
在新冠肺炎疫情開始後,許多行業受到嚴重衝擊,也造成各產業的經營危機,以致勞動部在109年3月時表示會重新檢討專案勞動檢查的對象,並會延遲啟動勞動條件的專案檢查,但在疫情趨緩後,有越來越多人資夥伴反映近來受到勞動檢查的頻率增加;有鑑於此,宇恒團隊除了將再次規劃「到府模擬勞檢」專案外,以下也以表格的方式,彙整了較為常見的檢查項目,並提醒各位夥伴應留意的事項!
- Dec 23 Fri 2022 16:00
【宇恒週報】心懷不軌!?─論雇主不當連結之勞動行為
一、前言:
常見雇主欲調動或終止勞動契約時,會透過一些方式或手法使員工「屈從」,倘雇主透過是類方式或手法含有「不當動機」,又或是經法院認定屬於「不當連結之勞動行為」時,法律效果為何。以下透過相關法令及司法判決實務見解,來看法院是如何剖析雇主調動或終止,是否合法。
- Dec 16 Fri 2022 16:00
【宇恒週報】「加班補休」入法後之實務爭議與操作空間
勞基法已於107年1月31日增訂第32-1條,將「加班補休」正式入法,並已於107年3月1日實施,此後「加班補休」即有清楚的法律規範做為依據。然在補休入法數年後,法院判決仍陸續可見「補休」相關之爭議案例。本期週報將從補休入法前後之法院判決,觀察實務操作中仍存在的爭議、與可能之操作空間。
一、主管機關對「補休」入法前後之態度實無不同
- Dec 09 Fri 2022 16:00
【宇恒週報】白話勞動法 職安衛篇—職災工資補償之「抵充」操作概念整理
勞工發生職災之醫療不能工作期間,雇主須按原領工資數額給予「工資補償」;而此「工資補償」責任,雇主得以職災保險給付、甚至以商業保險(如團保)給付加以抵充。由於多數企業職災發生機會不多、對「抵充」的概念較為模糊;而勞工職業災害保險及保護法(下稱災保法)實施後,前2個月職災傷病給付按平均月投保薪資全額發給,更增加了「抵充」的詢問度。本期白話勞動法將為夥伴們整理工資補償抵充的重要操作概念備用。
一、職災保險傷病給付的抵充額度如何?是否前2個月全額抵充;超過2個月災保七成薪、雇主三成薪?